
公告通知 | Notice
- 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簡介
- 外國語學院2025年翻譯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外國語學院2025年翻譯碩士研究生招生初試參考書…
- 外國語學院2025年翻譯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參考書…
- 大理大學 2024 年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友情鏈接 | Link
所在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我是理大人 | 大理大學非通用語專業畢業生用青春筑夢“一帶一路”
我是理大人 | 大理大學非通用語專業畢業生用青春筑夢“一帶一路”
發布日期:2025-06-08
來源:大理大學公眾號
作者:張期翔
瀏覽: 次
在“一帶一路”倡議與云南省建設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時代浪潮中,大理大學外國語學院以語言為紐帶,培養出一批批扎根南亞東南亞一線崗位的復合型人才。自2010年開始招收泰語、緬甸語專業以來,外國語學院形成了英語與非通用語協同發展的格局。依托“3+1”“3.5+0.5”人才培養模式,累計選派420多名學生赴泰國、緬甸的合作高校學習實習,形成“專業學習—海外實踐—服務國際合作”的育人閉環。近年來為滇緬泰跨境企業及邊境口岸輸送畢業生130余人,成為邊疆高校服務國家戰略的生動樣本。
創新培養模式,筑牢專業根基
作為云南省較早開設非通用語種的高校之一,大理大學泰語、緬甸語專業緊扣“輻射南亞東南亞”的辦學定位,將海外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核心環節。學生可根據自身規劃,選擇在第三年赴泰國、緬甸進行半年至一年的沉浸式學習與實習。中外雙方高校協同開發“語言+專業”課程體系,不僅強化泰語、緬甸語聽、說、讀、寫、譯等核心能力,更融入商務、教育、科技等領域的實踐內容,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這種“走出去”的培養模式,使泰語、緬甸語專業學生兼具扎實的語言功底與國際化視野,為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泰語專業學生在清邁大學學習、實習
緬甸語專業學生在仰光外國語大學學習、實習
海外實踐賦能,就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海外實踐的“鍍金”效應在就業市場成效顯著。近三年,泰語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3%以上,境外就業率最高達52.4%,眾多畢業生憑借雙語優勢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在曼谷街頭,2011級李海燕作為QR泰國進出口公司業務經理,穿梭于中泰貿易談判現場;在清邁大學課堂,2014級蔡瓊芬以優秀的專業素養成為人文學院東語系中文教師;在比亞迪泰國工廠,2011級王雅麗擔任人力資源業務合伙人(HRBP),為中資企業本土化管理注入活力。十年來,100余名畢業生活躍在東南亞醫療、教育、新聞、科技等一線崗位,如2011級呂佩怡在Phyathai Sriracha Hospital擔任中文客戶服務專員,用語言化解醫患溝通障礙;2018級李洋浩作為傳音控股品牌經理,助力中國品牌在東南亞市場開疆拓土。
多元成才格局,服務國家邊疆與外交戰略
多元成才的“賦能”效應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成效顯著。緬甸語專業自2017年招生以來,已培養135名畢業生,形成了“國門守護—政務服務—外交事業”的多元成才格局,有力服務于國家邊疆安全與外交戰略大局。在國門守護一線,10余名學生通過士官直招進入部隊,成為邊疆安全的忠誠守衛者;近30名學生考取中緬邊境地區出入境口岸、邊境公安系統,他們以扎實的專業能力筑牢國家安全防線。在外交事業領域,2021屆畢業生鄧麗紅成功考入外交部地區業務司,實現了該專業服務國家外交戰略的歷史性突破。這群理大學子憑借過硬的語言功底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在邊疆基層崗位與國際外交舞臺上,生動詮釋了“小語種大作為”的深刻內涵,充分彰顯了外語專業作為“連接世界、逐夢國際事務”橋梁的重要育人價值。
扎根國際舞臺,書寫青春華章
除了就業,學生赴海外的升學之路同樣精彩紛呈。數十名畢業生選擇在泰國頂尖學府深造,2020級何鈺涵考入朱拉隆功大學文化管理專業,繼續探索東南亞文化交流的深層邏輯。2010級李粉仙、2011級林藝佳分別在泰國東方大學、大城皇家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成為中泰教育交流的使者。這些理大學子用行動證明,外語專業不僅是語言學習的平臺,更是通往國際學術殿堂的橋梁。
從瀾滄江到湄南河,從磨憨口岸到曼谷港,從中緬邊境到外交國際大舞臺,大理大學泰語、緬甸語專業的畢業生們以語言為帆,在“一帶一路”的浪潮中勇立潮頭。他們在國際機構的會議室里談判,在東南亞高校的講臺上授課,在中資企業的生產線旁協調,在邊境口岸忠誠履責,用青春和汗水書寫著基層人才賦能國際合作的生動篇章。
未來,大理大學非通用語專業將繼續秉持“立足大理、根植滇西、服務云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服務定位,培養更多“懂語言、精專業、通文化”的復合型人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理大力量”。
【編輯:張能堂 審核:劉鳳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