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通知 | Notice
- 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簡介
- 外國語學院2025年翻譯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外國語學院2025年翻譯碩士研究生招生初試參考書…
- 外國語學院2025年翻譯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參考書…
- 大理大學 2024 年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友情鏈接 | Link
所在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轉載自大理大學公眾號】審核評估 | 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學院巡禮篇(二)創新育人鑄英才 國際傳播譜華章——外國語學院
【轉載自大理大學公眾號】審核評估 | 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學院巡禮篇(二)創新育人鑄英才 國際傳播譜華章——外國語學院
發布日期:2024-12-04
來源:教育評估中心責編
瀏覽: 次
【編者按】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理大學以迎接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深入開展自評自建工作,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不斷推進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大理大學特別推出“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學院巡禮”專題,持續分享各教學單位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學生發展等人才培養各方面的經驗舉措、特色亮點,共同推動學校本科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本期,我們聚焦的是:外國語學院。
學院簡介
大理大學外國語學院辦學始于1981年的下關師范專科學校英語科首屆招生,1990年設立英語系,2001年大理學院合并組建后,外語師資力量加強,2002年開始英語本科教育,2004年成立外國語學院,之后陸續新增了泰語(2010年)、翻譯(2015年)、商務英語(2016年)和緬甸語(2017年)四個專業,2021年獲批“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學院始終緊密圍繞國家的戰略需求,積極服務“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致力于培養具有扎實外語基礎、廣泛文化知識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為推動國際傳播與對外友好交流與合作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現有涵蓋英語、泰語和緬甸語3個語種的5個本科專業,開設有法語、日語等第二外語語種,承擔全校本碩博公共英語教學任務。2017年,英語專業在云南省內一本招生。2021年,泰語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建設專業。2022年,“西部邊疆高校外語非通用語種教師教學發展研究虛擬教研室”獲批教育部第二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單位。2023年,《基礎泰語2》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同年開始正式招收英語筆譯翻譯碩士研究生。2024年《綜合英語1》入選省一流課程。在最近一輪開展的云南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泰語專業獲評C+、英語專業獲評C、緬甸語專業獲評C,全省排名第三。
聚焦“教研創新”的師資隊伍支撐本碩人才培養
以“教研融合”為核心,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學院擁有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能力突出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滿足人才培養需要。近三年,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凈增8人,引進博士2人。2024年專任教師中博士學位(含在讀)占比38.57%,高級職稱占比超過40%,有海外留學工作經歷教師占43.5%。有入選教育部外指委非通用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云南省非通用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云南省高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名“興滇英才”支持計劃等高層次人才,3名教師先后受聘擔任孔院中方院長,1名教師借調至中國外交部駐泰大使館擔任二等秘書。
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持續提升,近三年,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等科研項目30余項,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有CSSCI、北大核心收錄或《新華文摘》轉載論文7篇;教師獲國家級教學比賽獎5項,省級教學比賽獎12項,校級教學比賽獎29項。
以“創新教研”為驅動,教師教學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近三年,學院先后派出100余人次教師參加學科研究實踐和專業教育教學技能的在職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技能,開展了課程思政教學數字賦能培訓3場,累計參訓教師100余人次。以一流引領示范,開展“優質公開課”、集體磨課,開展以“數字賦能”和“OBE化教學理念”為主題的全院質量專題教研活動。2022年獲批教育部虛擬教研室“西部邊疆高校非通用語種教師教學發展研究虛擬教研室”立項建設,通過虛擬教研室進行課程建設和教學研究,分享和交流教學經驗和方法,開展學術講座、開設教學工作坊、進行教學設計展示等教研活動20余場,同時協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泰語口譯虛擬教研室”以及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多場教學實踐能力提升研修班等。
“教研融合”的創新驅動下,學院教師教學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榮獲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全國“教學之星”比賽全國總決賽獎勵2項,全國教學創新大賽省級二等獎2項和“外教社杯”省級一等獎等佳績。
圍繞“講好中國故事”“創新與實踐”推進課程建設
完善課程管理體系,課程建設成效顯著
學院根據《大理大學本科課程管理實施辦法》進一步加強課程管理和教學檢查。對教師教案、授課計劃、聽評課情況、課程過程性考核與期末考核等作出了規范性要求。完成174門課程大綱的修訂,完成聽評課500余門次。以課程教學模式及方法的創新為目標、數智融合為支撐,積極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上線慕課《輕松學泰語—基礎泰語》,選課人數達5000余人,大幅度提升了課程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完成《泰語語法》系列微課的制作,進一步豐富了課程資源。課程建設成效突出,先后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基礎泰語2》,省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綜合英語1》《基礎泰語2》。在學校本科課程定級評價中,有2門課程獲得了A級評價,13門課程獲得了B級評價,“國際傳播人才培養課程團隊”入選校內首批核心課程團隊。
構建“語言服務”導向的實踐課程體系
學院設有“同聲傳譯實驗室”“泰語語言實驗室”等語言實訓中心,建有同聲傳譯訓練系統和會議系統,計算機輔助筆譯(Transmate)、非通用語云錄課平臺、外語智能測試系統(iTest)、語料庫(Yi-cat)建設等實訓平臺。建有32個教育教學實習實踐基地,含天合光能科技泰國有限公司、泰國清邁大學等5個境外基地;與廣東堅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國際貿易人才“訂單班”培養,與云南融智跨境人才服務有限公司、上海一者科技翻譯公司等單位開展校企合作、產教協同育人;獲批全國首家“外語非通用語協同創新教育實踐基地”、西部地區語言服務產教聯盟理事單位。
深化大學英語分級改革,四六級通過率顯著提升
我校大學英語課程自2022年9月起實施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課程改革,根據不同級別,為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各級別在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材使用和課程評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或側重。大學英語課程建設目前正朝著更加規范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分級教學改革能夠更精確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得教學資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大學英語課程通過實施分級教學完成課程改革,通過外語智能評測平臺著力提升外語過級率,在云南省第五輪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我校大學英語4級過級率達到59.72%,超過全國平均過級率52%。
堅持“賽-教-學-用”共融互促,服務國家戰略的人才培養特色凸顯
學院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目標,注重過程管理和出口把關,強化“課程教學、實習實踐、畢業論文和第二課堂”四個環節,持續推進人才培養改革,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不斷提升。學院始終堅持“全面發展、提高素質”的質量理念,將“賽-教-學-用共融互促”貫穿全育人環節,重視并積極推進學生參加專業學科競賽和專業文化活動,組織好十項精品學科賽事,學生在“外研社杯”“外教社杯”等學科專業競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緬甸語“短視頻大賽”全國特等獎等佳績;在“外文話劇大賽”“融通中外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系列活動、東南亞文化節等專業特色文化活動,以及各類涉外志愿服務中展示了外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卓著成效,展示了外語人的風采,得到社會肯定、獲得成長進步。
40多年來,學院立足大理、服務滇西、面向云南及周邊省區、輻射南亞東南亞,累計培養了5000余名學生。與泰國清邁大學、泰國帕那空皇家大學、緬甸仰光外國語大學等高校,聯合開展“3+1”“3.5+0.5”國際人才培養項目。近三年,累計有450余名學生外派學習,畢業生國(境)外就業率最高達56%。一屆又一屆思想政治素質好、專業基礎扎實、語言功底深厚、綜合素質能力強的畢業生,在教育、外貿、邊防和管理等崗位上做出卓越貢獻。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擔當。展望未來,學院將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為統領,不斷推動“外語+專業”建設;以服務公共外語和外語類教育教學為己任,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致力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國際傳播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外語人才。
[編輯:李迎春 審核:劉鳳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