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日期:2021-12-13 來源:學校網站 作者:學校網站 瀏覽: 次
彩云之南西部的一個小縣城里,曾經有這么一個“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yè)、畜牧業(yè)、林果業(yè)為主。但是由于技術落后,這個村莊的農民們收入低下,連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難以得到。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有一個人卻一直堅守在這片土地上,扎根大地,用技術造福百姓。他既是一名大理大學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的教師,也是一名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名用所學服務人民群眾的實踐者——蘇子峰。
時代的選擇,責任的肩負
“不是我選擇了扶貧,而是扶貧選擇了我,我本身是學農學的。我們學農學專業(yè)的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最適合的戰(zhàn)場都是在農村?!碧K子峰表示,自己是因為看見了老百姓生活里的“苦”,才決定扎根基層,走向扶貧這條為人民謀幸福的漫漫長路。他心里始終相信,農民群體是最需要被幫助的人。正是在這樣的信念下,蘇子峰在學校、云龍縣和各級各部門的鼎力支持下,走上了一條持續(xù)十余年的助力脫貧攻堅之路。
不變的初心,永遠的守候
深入農村開展扶貧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農民的不信任無疑是扶貧道路上最難克服的阻力。蘇子峰提到,剛到高明村開展工作的時候曾幾度被農民當做騙子趕出去,但是只要有一戶人愿意相信他,給他機會去幫助他們,他的努力就不是無用功。最后雖然只有8戶人家給了他推廣種植技術的機會,但是當村里的農戶們看到在他的幫助下8戶人家的收獲,懸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在農村里面開展扶貧工作,你說一萬句話,不如做好一件事。老百姓是最實在的,只要他認為他收獲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就對你有一種極大的認可?!碧K子峰告訴記者,一開始推廣白蕓豆種植技術的時候,由于老百姓受到固有種植思維的影響,他的技術很難接受認可,最后只能拿15畝地做實驗,結果產量翻了一倍多。那一片小小的土地,獲得了老百姓的認可,也成為了高明村的“網紅打卡點”,很多參觀者表示從來沒見過這么好的白蕓豆。后來,蘇子峰帶領團隊進行了技術的推廣,白蕓豆技術田從原來的15畝變成了現在的3000畝,老百姓切切實實地得到了利益,蘇子峰團隊的扶貧工作才真正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
百姓的感激,無限的動力
老百姓是最淳樸、最善良的一群人。蘇子峰始終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走到哪里都很受村民歡迎。蘇子峰提到村民們時表示,老百姓表達感謝的方式很特殊,他們不會用華麗的辭藻來表達感謝,但是會把他們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送給你?!爱斨牢乙叩臅r候還有人給我送蜂蜜,說是留給我最好的蜂蜜,讓我?guī)Щ厝ソo小孩吃,我在村子里的時候老百姓經常塞給我東西,像雞蛋、核桃什么時候塞進我車里也不知道?!鞭r民們用最樸素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謝,對于蘇子峰來說,這也更堅定了他走扶貧道路的初心。
當然,扶貧工作不僅僅是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還要把他們的思想覺悟提上來。蘇子峰在云龍縣扶貧的十余年里,只要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他一點也不敢怠慢。從2007年到云龍扶貧,他錯過了自己孩子出生和成長的大部分時間,卻用心呵護著大山里的莘莘學子。“現在不是大手拉小手,反而是小手拉大手了?!碧峒敖鉀Q山里孩子的教育問題時,蘇子峰說到,孩子們是農村脫貧很重要的一環(huán),只有讓孩子們接受到好的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擺脫“窮”的思想,從而讓孩子們對父母長輩進行反向教育,百姓的“志”才能被扶起來。于是,他帶領著他的團隊,為村里的小學籌集資金,為孩子們換上了嶄新的課桌。山里的孩子們見到他,都會親切地笑著打招呼。
腳下的土地,不懈的堅守
如今,高明村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但是蘇子峰認為,脫貧攻堅只是一個開始。“脫貧攻堅只是解決了一個‘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這是一個最低的標準。我們脫貧攻堅測試的經濟收入人均純收入是3750元,平分下來每個人每天這個收入是十塊零三毛,雖然今年的人均純收入提到了6600元,但我們的壓力還是很大。鄉(xiāng)村振興比脫貧攻堅更加艱巨,所以說我們以后的路還相當的漫長?!痹诮酉聛淼娜兆永?,蘇子峰已經做好了打算,為村莊修路、為農民改善水利設施在他看來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人民的教師,傳承的力量
“蘇子峰老師給我們上過《專業(yè)導論》和《畜牧場規(guī)劃設計》。在課上,老師用幽默風趣,和藹可親的語氣給我們上課,他即使再忙再累,在課上課下也會積極回答同學們的問題,積極引導和發(fā)散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同學們都十分尊敬的一名老師?!?019級動物科學班的高布說,雖然蘇子峰老師事務繁忙,但也不會落下課程,他很喜歡蘇老師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的上課方式。
“偶然間在上課的時候,聽他說到過扶貧的事情,雖然沒有很詳細,但是通過他簡短的語言描述也能看出他是個謙遜有才的人。聽了他說的這些事跡之后,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意識到我們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擺脫貧困的家鄉(xiāng),而是幫家鄉(xiāng)擺脫貧困?!?019級動物科學班的王馮玲是蘇子峰的一名學生,在她的眼里,蘇子峰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每天和農民融為一體,積極投身到扶貧工作中。除此之外,蘇子峰老師的專業(yè)知識儲備豐厚,實踐經驗廣泛,能把理論很好地與實際聯系起來,是一位難得的良師。
在蘇子峰看來,自己選擇了大理大學,大理大學也把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神圣的使命交給了自己和隊員,做好工作是他的職責。無論是對學生還是老百姓,只要用心就會有收獲?!叭绻业膶W生將來要走上扶貧的這條道路,我希望他們也能腳踏實地用自己掌握的實踐技術去幫助百姓,為了百姓的利益去做事情?!睂τ谔K子峰來說,他很樂意看到自己的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去幫助他人,切實地辦好每一件人民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