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頁»
文明創建»
創建動態»
第二屆滇西民族藝術研究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發布日期:2023-09-23 來源:大理大學新聞網 作者:張全德 瀏覽: 次
9月21日,“滇西民族藝術研究第二屆研討會暨首屆絲路大理鄉村工匠/藝術村長培育2023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著名畫家、鑒定家、批評家、作家許宏泉,江蘇師范大學工匠與文明研究中心教授潘天波,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毛建波,大眾報業集團監事會主席、美術評論家支英琦,常州畫院專職畫師、理論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蔣和鳴,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授、潘天壽紀念館館長陳永怡,廣西壯族自治區“非遺”中心主任、《民族藝術》主編、研究員許曉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員、傳統工藝與材料研究文化旅游部重點實驗(清華大學)副主任徐飛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滇西民族藝術研究與創作。大理大學、大理州文聯、大理州文旅局、大理州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和國際藝術村等相關領導和學者參加研討會。
研討會圍繞滇西民族藝術研究和圖像志、絲路工匠與藝術鄉村兩個主題進行研討。研討會由毛建波,潘天波兩位教授共同主持。我校副校長何志魁致辭,大理州政協原副主席陸璐講話。
何志魁對本次學術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并對學校的辦學情況作了介紹。
何志魁指出,我校藝術學院充分利用滇西豐富的少數民族藝術資源,在滇西民族藝術研究、創作,藝術助力鄉村振興等藝術特色學科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并取得一定成績。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充分發揮大理大學和大理州“校地”資源優勢,研究滇西民族藝術,梳理西南絲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將優秀的民族藝術暨工匠文化傳播出去。相信研討會將對滇西民族藝術研究系統化、學術化、當代化、國際化,實現學術研究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定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陸璐介紹了大理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并對藝術植入鄉村,文化生態的改變等方面進行了交流。他說,電視劇《有風的地方》,讓大理再次出圈,讓文旅產業站上了新的“風口”。大理推出愛情旅游、體育旅游、團建旅游等全新業態,滿足更加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的文化名家也走進大理采風,也成功的舉辦了很多次的文化藝術論壇和文化藝術展覽。這次各位專家學者齊聚大理,共同研討滇西民族文化,必將更加精彩的譜寫出新時期里滇西大地上的文化藝術新篇章。
研討會上,大理大學滇西民族藝術研究院院長、副教授周建朋對大理大學滇西民族藝術研究院開展的工作、未來的計劃、獲得的成果進行了介紹。
與會專家就大理大學圍繞民族藝術研究與開發、民族藝術創作、特色鄉村開發與研究、藝術創作與實踐、少數民族藝術開發以及滇西民族藝術研究院的發展等進行了進行深入研討。
專家學者對大理大學充分發揮“校地”合作資源優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工匠精神,助力鄉村振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助力鄉村振興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并對大理大學藝術學院、大理大學滇西民族藝術研究院在藝術為鄉村振興發展賦能方面的工作表示認可和支持。
9月21日下午,“滇西民族藝術研究第二屆研討會暨首屆絲路大理鄉村工匠/藝術村長培育2023研討會”從我校搬到了中和國際藝術村,繼續著又一場高質量的“頭腦風暴”。
“中和國際藝術村的成功,是我校藝術學院利用學校的文化藝術資源,打造的‘一村一品’。通過精心規劃,把中和村的村民議事中心改造成中和書院,這是藝術學院與中和村共同打造的‘藝術鄉村’試點工程。書院舉辦了幾期高質量的藝術展覽,吸引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等著名畫家前來參加,農民書畫家作品展、西南絲綢藝術集市等多場藝術活動也紛紛在中和村舉辦,西南地區多個高校老師學生的繪畫作品和文創產品在文創產品集市上展示售賣,中和村成為藝術作品展示和交易市場,也成為了藝術家的第二居所。”中和國際藝術村村長杜武說。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從滇西民族藝術研究和圖像志的選材、傳統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藝術助力鄉村振興的形式、民族研究專家庫的作用體現、新時期文化藝術的推廣宣傳、藝術家在鄉村的創作方向、民間藝術的可挖掘性、高校賦能鄉村匠人培訓體系、非遺傳承人群的扶持和引導等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建議。
我校藝術學院院長趙全勝教授作總結發言。他對各位專家學者齊聚大理大學藝術學院,共同研討滇西民族藝術研究與創作表示感謝。他說:“近幾年,大理大學藝術學院一直致力利用滇西少數藝術資源開展民族藝術研究和高校藝術特色人才培養,致力于文化傳承、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的有機結合,踐行‘文化藝術植入+非遺工匠精神培育’的模式,努力把藝術賦能鄉村振興,把高校的科研與鄉村振興的需求相融合,把高校科研做在大地上,用藝術點亮鄉村,把生態人文、傳統手工技藝等優勢轉化為地方民族產業發展優勢,更好激發廣大鄉村群眾的內生動力,實現文化藝術、社會、經濟等多元融合發展。”趙全勝表示,大理大學藝術學院將攜手大理大學滇西民族藝術研究院,因地制宜、開拓創新,加強力度,發掘高校助力鄉村振興的優勢與潛力,讓文化藝術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光彩。
此次研討會由大理大學、大理州文聯、大理州文旅局、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工匠文化交流史料整理與研究》課題組主辦,我校藝術學院、大理大學滇西民族藝術研究院承辦,浙江至愛公益基金會、大理州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和國際藝術村、普洱那柯里藝術村協辦。
本次研討會為期7天,與會專家學者將在大理、普洱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和學術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