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3-23 | 來源:馬馳
3月21日,中山大學教授范朋飛、廣西師范大學副教授范鵬來應邀來到我校訪問交流,并開展學術講座。
兩位專家到農生學院就我校生態學學科建設進行了交流,并參觀了農生學院生態學科各科研團隊的實驗室,對今后雙方在學科建設、平臺建設、團隊建設等方面的合作達成了初步意向。
范朋飛教授以“關于瀕危動物保護的幾點思考”為題,分享了他們團隊在瀕危動物保護工作方面的研究進展。范朋飛在報告中介紹了保護區對瀕危動物的保護成效及其影響因素,提出了保護區建設在瀕危動物保護中的“剎車效應”,突出了小尺度研究對瀕危動物保護的重要性,分析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影響,強調了培育本土科研力量對于保護事業的促進作用,并呼吁青年保護生物學家積極投身于瀕危動物保護事業,在保護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范鵬來副教授以“白頭葉猴聲音通訊信號多樣性和簡潔規則”為題,分享了他們團隊在白頭葉猴行為生態方面的研究進展。范鵬來介紹了白頭葉猴的聲音通訊曲目,闡述了疣猴亞科聲音通訊的基本類型,比較了雌雄兩性之間聲音通訊信號的差異,展示了語言學中的簡潔定律在葉猴中的驗證結果。
講座由我校農生學院院長楊力權主持,200多名師生參加講座,并與兩位專家展開了熱烈討論。
范朋飛為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動物學會靈長類學分會副理事長、獸類學分會理事、動物生態學分會委員、保護生物學會委員,長期從事我國瀕危靈長類動物的行為生態與保護生物學研究。范鵬來為廣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生態學博士(后),主要從事靈長類行為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研究,任中國動物學會靈長類學分會理事,2022年獲得中國動物學會靈長類學分會首屆“優秀青年學者”稱號。
【責編:魏波 審核:馬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