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國際教育學院舉辦了國際教育·蒼洱智庫論壇第十二期講座,主題為“如何撰寫高質量的國際學術論文”。本次講座由北京語言大學資深教授于中根主講,學院院長房慧教授主持。
于中根以沙漏為喻,生動形象地闡釋了國際學術論文的結構框架,并深入探討了選題的原則,包括新穎性、可行性、選題意義和價值。他強調了緊跟時代潮流,如人工智能等熱門話題的重要性,并提倡在選題與研究時結合當前的社會背景和實踐。在論文結構方面,于教授詳細闡述了引言、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結果、討論和結論等部分,并推薦了一系列可視化分析和數據分析工具。他特別指出,參考文獻的格式和時效性對于論文的質量至關重要。
在互動環節,于中根耐心細致地回答了在場師生的提問,鼓勵大家積極投身學術研究。
房慧在總結中指出,本次講座為師生提供了寶貴的學術指導,有助于提升學院的學術研究水平。她期望學院師生能夠在于教授的啟發下,不斷提升論文寫作和創新能力,貢獻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于中根,博士生/后導師,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科研項目,發表了百篇學術論文,并在教學領域屢獲殊榮。2023年,獲評全球前2%的頂尖科學家,此前還曾榮獲江蘇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的稱號以及北京語言大學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2020年,他還獲得了“智慧教學之星”的榮譽。
【責編/付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