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普外一科借鑒英國同行經驗,改良手術方式,順利為原本不適合施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施行了高難度全腹腔鏡下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54歲的張女士因反復便血、嘔吐到普外一科門診就診,譚云波教授接診了張女士,經過檢查,發現張女士胰頭十二指腸降段有一巨大占位,直徑約6cm,巨大的腫瘤壓迫了十二指腸并且持續出血,導致張女士出現嚴重的貧血和營養不良。
譚教授將患者收入院后,組織科室醫生進行了疑難病例討論。根據張女士的病情,需要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普通外科手術中規模最大的,也是腹部外科手術中切除范圍最廣的,對病人的生理結構改變大、術中術后并發癥多、手術難度高、風險高、操作最為復雜的手術之一,對醫生的技術和團隊協作能力具有極高要求,普外一科于2019年獨立施行了滇西首例全腹腔鏡下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在該手術上已積累了較好的經驗,然而,張女士因為長期貧血和營養不良,傳統開腹手術必然導致較大的手術創傷,張女士的身體很可能無法承受如此大的創傷,術后恢復也可能面臨較多的風險。但如果采用腹腔鏡手術,如此大的胰頭腫瘤已成為相對手術禁忌,傳統的手術方法難以完成微創手術。這讓治療團隊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面對病重的患者和焦急的家屬,普外一科安排陳奕明博士聯系國際頂尖的胰腺外科團隊——帝國理工皇家馬斯登醫院的胰腺外科專家團隊進行了病例討論,英國同行認為患者雖然腫瘤較大,常規的手術方法難以實施腹腔鏡手術,但如果采用他們團隊提出并在國際上率先應用的基于外科機器人的模塊化手術方案,通過改良,有可能完成復雜的腹腔鏡手術。
結合英國同行意見,普外一科手術團隊最終決定借鑒機器人手術的方法,通過改變解剖和游離順序,用腹腔鏡為張女士施行手術,最大程度減少出血和術后并發癥。
經與家屬溝通和術前準備,12月3日,普外一科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全腹腔鏡下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耗時約5小時30分,腹腔鏡手術帶來較小的創傷和較少的失血,患者于術后3天開始進食,目前恢復良好,已能夠正常進食和活動。
譚云波教授介紹:胰頭十二指腸切除作為肝膽外科最復雜的手術,實施難度較高,一旦出現嚴重并發癥,將導致嚴重的后果。微創手術在胰頭十二指腸方面的應用,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仍然是最復雜、最具風險的手術之一。此次借鑒國際先進理念,采用最新的模塊化手術方式,不僅有助于肝膽外科復雜手術處理能力的提升,也將為滇西乃至云南的患者帶來最新的治療方法。
【責編/付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