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鄉愁中國 · 大理論壇開幕
8月24日上午,以“人類文明新形態與鄉村治理現代化”為主題的2022鄉愁中國·大理論壇在大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開幕式。
(州委書記楊國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楊國宗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出席論壇的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誠摯歡迎,向華中師范大學長期以來對大理經濟社會發展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楊國宗說,在大理,鄉愁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舍不得離開的地方。近年來,大理各族干部群眾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高規格成立大理鄉愁研究院,集中呈現了一批高質量、可實踐的鄉愁理論研究新成果,打造了大理市古生村“活化鄉愁”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愁實踐新樣本,實現了鄉村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雙贏。2022鄉愁中國·大理論壇從文明的基因、演進和創新領域,對鄉村振興與治理進行深度探討對話,旨在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同發展,豐富和發展“鄉愁大理”的文明內涵,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造大理“中國最美鄉愁帶”的城市標識具有重要意義。大理州將以此次論壇舉辦為契機,充分發揮大理鄉愁研究院的智庫作用,系統推進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深入實施“十百千”鄉村振興示范工程,高標準建設一批世界級田園綜合體,加快推進大理洱海海西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園建設,積極開展“鄉愁中國·大理論壇”實踐示范基地申報,全面做好鄉愁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不斷提升“蒼洱名品”“鄉愁大理”的品牌影響力,努力把大理打造成為集生態帶、文化帶、發展帶為一體的“中國最美鄉愁帶”。楊國宗表示,大理不僅是風花雪月的浪漫之地,更是投資興業的一方沃土,熱忱期待更多高校、企業及社會各界人士,懷揣對最美鄉愁的向往和憧憬,來大理深化鄉愁實踐、開展創新創業。大理州委、州政府將以最大的熱情、最優的政策、最好的服務全程保障,努力實現校地雙方、政企雙方互利共贏。
(州委副書記、州長陳真永主持開幕式。)
(華中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査道林,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浦劬,大理大學黨委書記李濤分別致辭。)
査道林在致辭中說,大理鄉愁研究院成立以來,著力打造鄉愁研究理論體系、總結大理鄉愁實踐經驗,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22鄉愁中國·大理論壇將圍繞主題,探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背景下“文明新形態”的理論內涵和價值意義,從文明的基因、演進和創新層面,為深入研究鄉村振興與鄉村治理提供新的啟迪。希望與會學者加大理論研究力度,加強溝通協作,共同破解鄉愁研究的難題和瓶頸,為推進鄉愁研究提供堅實可靠的理論支撐。同時,加強對“大理樣本”的提煉和總結,為全國“鄉愁”研究傳播“大理聲音”、貢獻“大理智慧”,將“鄉愁”研究推上新高度。
王浦劬在視頻致辭中說,2022鄉愁中國·大理論壇從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文明新形態出發,圍繞大理鄉村治理的典型經驗與中國鄉村治理的普遍規律,理論實踐相結合,展開“文明新形態”與鄉村治理的深入探討,必將進一步為傳承鄉愁文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拓展更廣闊的思路,為大理州委、州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拓展和開創新的路徑、提供科學的決策和支持。
李濤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將進一步宣傳和深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愁”的重要論述,提升大理作為“鄉愁”之地的標識度、知名度,深化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國最美鄉愁帶”理念,向世界充分展示“鄉愁中國·鄉愁實踐”的大理樣本,為大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借鑒。
論壇舉辦期間,與會嘉賓將圍繞“人類文明新形態內涵與鄉村治理實踐”“留住鄉愁與文明協調發展”“鄉村振興與鄉村治理文明新形態”3個方面開展理論研討和實地考察。
我州領導李琰、張劍萍、朱建斌、牛燕、楊瑜,云南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鄒文紅,云南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張鵬,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孫若風,以及長江學者、華中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大理鄉愁研究院院長徐勇,長江學者、云南大學特聘教授周平,長江學者、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姜曉萍,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名譽院長李小云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參加開幕式。
源自:大理日報2022年8月24號